生态环境部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(原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)依托于东北师范大学,于2002年10月由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正式建设,2006年9月通过专家组验收,10月正式批复开始运行。实验室建设以来共经历三次环保部评估,每次评估成绩均为良好。
实验室面向国家环境战略需求,以中国东北沼泽湿地生态和植被恢复为主要研究任务,重点开展湿地生态过程与功能机理、退化湿地与植被恢复技术、湿地功能开发与资源管理的研究,为我国湿地资源保育与合理利用、功能开发与管理以及植被修复提供科技支撑。具体任务和目标:1、高层次人才培养:依靠东北师大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,打造创新性、国际化、有竞争力的湿地生态环保专业人才;2、解决学科重大问题与行业关键技术,主要包括东北地区湿地退化与资源合理利用、湿地植被恢复技术、北方污染河流生态修复;3、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湿地生态与保育恢复政策的咨询服务,为社会提供湿地生态保育知识传播服务。
实验室已具备良好的科研条件。现有大型仪器设备,如自动化学分析仪、激光粒度分析仪、高效液相色谱、微生物菌种鉴定系统、离子色谱仪、气相色谱仪、涡动相关系统等26台,各类仪器设备总值约2100余万元;实验室面积1001平米,拥有仪器分析实验室、实验前处理室、土壤污染修复实验室、水污染控制与修复实验室、植物培养与修复实验室、生态修复材料研发实验室、生态过程与功能模拟实验室等,建立了稳定的野外湿地生态研究站(吉林龙湾湿地生态研究站);实验室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,可满足相关研究所需要的条件。